加入收藏设为首页 天传微博 v天传微信 v 欢迎进入天津传媒学院网站!

您的位置:天津传媒学院官网>> 天传新闻>> 教学科研>>正文内容

盘山论坛:“史诗剧”抑或“叙事剧”——论布莱希特戏剧的本体与风格之别 (节选)

发布时间:2020年05月26日作者:姚佳根点击:

【来源:科研处】【打印文章】

摘要:布莱希特在早年戏剧生涯将其艺术活动称为episches Theater,中文或译为“史诗剧”、“史诗剧场”,或“叙事剧”、“叙述体戏剧”、“叙事诗剧场”等,国内部分学者未着重加以区分,通常使用“叙事剧”这一概念。但正是这种不加区分的使用,令我们在接受布莱希特时,产生了各种混淆和误解。要解决“史诗剧”与“叙事剧”两个概念产生的认识上的冲突,首要问题在于明确戏剧艺术的本体,明确布莱希特戏剧中的“叙述”因素在本体与风格意义上的差别,才能在此基础上讨论布莱希特戏剧的“史诗”特性。

作者简介

  姚佳根:厦门大学中文系本科,硕士,中央戏剧学院戏文系博士,现任戏剧学院戏文系主任,讲师。在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重返“史诗剧场”——布莱希特戏剧辨析》《布莱希特的戏剧功能论》《戏剧情境中冲突的戏剧性内涵简论》等多篇。影视作品有电视连续剧《激情停牌》《虎头铡》《大侦探》等。

 

本论文发表于北大核心期刊《四川戏剧》2019年11期

 

一、引言(略)

二、“史诗剧”的风格特征——叙述手段(略)

三、“史诗剧”的根本载体——场面

  在某些戏剧作品中,通过歌队或类似功能的人物对剧情进行介绍、评论甚至抒情,这样的元素的确存在,但是,它们往往外在于剧情发展,起到的是一种调剂演出节奏或者说明舞台事件的作用,在整体上是一种附属物。我们如果仔细回看古希腊悲剧的形式演变,会发现从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到欧里庇得斯的悲剧作品中,歌队的地位和作用是呈下降趋势的。他们从剧中人物的构成,再到换场时的演唱评论,与剧情主体越发疏离,直到被剔除。这一演化趋势恰恰说明了所谓“叙事性”元素在悲剧演出中地位的式微和作用的消解。古希腊悲剧难道是“叙述体戏剧”吗?!

  上文《大胆妈妈》一剧的场前提要,将每一场即将展示的戏剧行动提前告知了观众,观众基本了解了每场的情节梗概,但具体的表演内容在哪里?难道不是需要演员借动作来呈现吗?谭先生指出,戏剧场面是戏剧情节的基本组成单位,人物的动作构成场面,场面的转换、联结构成一场(或一幕)戏,若干场戏构成全剧:一个剧本就是这样构成的。⑲失去场面,戏剧便丧失了本体。而在布莱希特的剧作中,普遍是一个个充盈饱满的戏剧场面,即便是一些所谓“叙述体”的插曲歌唱,也是场面的重要组成部分。请看《高加索灰阑记》一剧中女仆格鲁雪将“贵子”米歇尔认作自己孩子的场面,格鲁雪一边用冰冷的河水给孩子清洗,一边唱道:

(略)

  这个仪式性的场面充满动人的表演,甚至连格鲁雪的演唱也融合于戏剧动作中,不再是“叙述性”的。布莱希特的戏剧作品有哪一部不是这些充满浓郁戏剧性的场面构成的?从哪里看出他的戏剧是“叙述体”呢?一旦回到作品,事情似乎容易理解得多。

  戏剧动作的展开,离不开“场面”这一必要载体,所有用来表现人物心灵、情感,吸引观众入戏、共鸣的手段,都是在场面中实现的,这是小说所不具有的强烈直观的审美冲击力,也是戏剧艺术结构的根本所在。尽管后人对“三一律”常常抱有某种偏见,认为这是对戏剧家创造力的遏制,但在某种程度上,“三一律”恰恰体现了戏剧独有的魅力——与“叙述”相对的“展示”的魅力。当论述到戏剧的客观存在形式时,戏剧的时空特性外显为“三一律”某种程度的“规定”,因为这样的作品场面最为紧凑、集中、完满,在这里,“叙述性”因素最少,舞台虚构世界与现实世界几乎同步,给人带来的“幻觉”也最“真实”。究其根由,这是由舞台客观条件的限制所赋予的。

  戏剧的直观当下性注定了其展现的内容是人物之间的交际,舞台受客观条件所限,不可能展示绵长的发展过程,但是戏剧自有她擅长的手段,即通过其特有的逻辑模式——“情境”的营造,使人物生命经历中过往的事件和眼前的处境被充分诱发出来,进而采取行动,展现内心或深邃或广袤的世界。在某些先锋戏剧手段的实验中,也都以此为标的。传统手段如独白、旁白,后来又衍生出所谓象征主义、表现主义等等现代技巧。在戏剧中,场面是不可能被替代的,戏剧艺术的革新,都不可能脱离场面的实体。布莱希特戏剧从头至尾都没有偏离戏剧艺术的本体,只不过,他的舞台具有异常鲜明的特征,也就是“叙述”,但这只是风格,不是颠覆。

 

注释:

①②④余匡复:《布莱希特论》,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年3月第1版,第68页,第68页,第108页。

③⑦黑格尔:《美学》第三卷下册,朱光潜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9月版,第103页,第244页。

⑤别林斯基:《别林斯基文学论文选》,满涛,辛未艾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0年7月第1版,第325页。

⑥⑲谭霈生:《谭霈生文集第一卷·论戏剧性》,中国戏剧出版社,2005年2月第1版,第8页,第219页。

⑧马克思:《印度问题》,《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2卷,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第264页。

⑨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全集》第2卷,中国电影出版社,1959年版,第56页。

⑩劳逊:《戏剧与电影的编剧理论与技巧》,中国电影出版社,1978年版。

⑪谭霈生:《谭霈生文集第六卷·戏剧本体论》,中国戏剧出版社,2005年2月第1版,第5页。

⑫⑬⑭布莱希特:《大胆妈妈和她的孩子们》,孙凤城译,《布莱希特戏剧集》第2册,张黎 蔡鸿君编,安徽文艺出版社,2001年3月第1版。

⑮布莱希特:《人就是人》,《布莱希特戏剧集》(第1册),张黎、蔡鸿君编,申文林译,安徽文艺出版社2001年3月第1版,第101页。


⑯布莱希特:《四川好人》,丁扬忠译,卞之琳译诗,《布莱希特戏剧集》,张黎编,安徽文艺出版社,2001年3月版,第424页。

⑰⑳布莱希特:《高加索灰阑记》,张黎译,卞之琳译诗,《布莱希特戏剧集》第3册,张黎,蔡鸿君编,安徽文艺出版社,2001年3月第1版,第333页,第315-316页。

⑱布莱希特:《娱乐戏剧还是教育戏剧》,丁扬忠译,《布莱希特论戏剧》,中国戏剧出版社,1990年3月第1版,第68-6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