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设为首页 天传微博 v天传微信 v 欢迎进入天津传媒学院网站!

时东 《居家隔离情绪调节的音乐选择与曲例分析》

发布时间:2022年04月14日作者:点击:

【来源:科研处】【打印文章】

摘要:因疫情防控等突发公共事件造成的居家隔离,易引起公众消极情绪甚至诱发心理问题。利用音乐实现对隔离人群的积极情绪建设,需要将情绪表征与音乐要素有效结合。本文通过对适用于居家隔离情绪调节的音乐类型进行梳理阐释,并以《梦幻曲》《晨曲》为例,结合作品要素分析,提出合理聆听方式,为运用音乐进行积极情绪建设和心理危机干预,实现音乐自我照顾提供参考。

           

时东 《居家隔离情绪调节的音乐选择与曲例分析》

 

该文发表于北大核心期刊《音乐创作》2020年第3期

 

摘  要:因疫情防控等突发公共事件造成的居家隔离,易引起公众消极情绪甚至诱发心理问题。利用音乐实现对隔离人群的积极情绪建设,需要将情绪表征与音乐要素有效结合。本文通过对适用于居家隔离情绪调节的音乐类型进行梳理阐释,并以《梦幻曲》《晨曲》为例,结合作品要素分析,提出合理聆听方式,为运用音乐进行积极情绪建设和心理危机干预,实现音乐自我照顾提供参考。

 

“乐者,圣人之所乐也,而可以善民心”,音乐具有抚慰心灵的强大力量。科学选择并聆听音乐,对于因突发事件导致的居家隔离人群具有良好的心理抚慰和积极情绪重建作用。音乐对情绪干预的研究主要以音乐诱发情绪的影响因素及音乐对情绪调适的临床应用两个方面为重点。在音乐诱发情绪的影响因素方面,集中在音乐要素(旋律、调性、节奏、和声)等单一声音线索对情绪的影响,较少把音乐要素作为综合介质整体深入研究。在临床应用方面,主要围绕术前焦虑情绪的舒缓和术后护理的疼痛缓解与情绪调节,较少针对特殊环境下普通公众的心理危机干预。然而,如当前疫情防控引发的居家隔离等“非临床”状态,人们如何科学自主选择音乐,发挥音乐对情绪的积极作用,尚需深入探讨。本文以情绪表征为前提,对选曲类型、音乐要素和聆听方式进行分析阐释,为隔离状态下合理选择音乐,实现音乐自我照顾[]提供参考。

 

一、居家隔离状态下公众的情绪表现特征(略)

 []音乐自我照顾源自美国音乐治疗家Helen Bonny(海伦·邦尼)创立的音乐引导想象技术(简称GIM),是以音乐为中心的对意识进行探索的,用特定排列组合的古典音乐来持续地刺激和保持内心体验的动力的一种方法,从而达到内心世界的探索和自我人格成长,由此衍生出个体自主运用音乐开展内心探索,则多称为音乐自我照顾。

二、居家隔离情绪调节的音乐选择

(一)音乐选择的基本原理

音乐调节情绪的原理首先在于音乐是具有普适性特征的情感语言,不同形式和风格的音乐会对人的精神和心理状态造成不同的影响。当听赏者聆听优美的乐曲时,会进入到怡神状态或空灵状态,从而激发人体内在修复力,通过自主神经整合中枢的下丘脑进行情绪调节,达到舒缓焦虑或振奋精神的效果。音乐在听赏者内部诱发的情绪体验称为音乐情绪,其划分主要依照两个维度:效价和唤醒度。根据音乐情绪的效价将音乐分为积极音乐和消极音乐[],根据音乐对情绪的唤醒水平将音乐分为高振奋音乐(快速热烈)和低振奋音乐(缓慢柔和)。高振奋音乐能更多地降低抑郁、增加兴奋,低振奋音乐能增加安宁感。[]在针对隔离状态下的音乐选择上,应将以上两个维度相结合,更精准地定位合适曲目。

(二)音乐选择的类型分析

在音乐治疗的临床应用中,曲目选择要遵循“同步原则”(ISO principle),即首先使用与病患当下心理状态一致的作品,让情绪与音乐产生共鸣,再逐步改变乐曲的色彩,直至心理和情绪状态达到预期目标。但在没有治疗师引导的音乐自我照顾过程中,如果选择与不良情绪共情的作品,则容易深陷在情绪旋涡中难以自拔,导致更消极的情绪。因此,在居家隔离的特殊状况下,音乐要选择与目标情绪相符合的作品。针对紧张焦虑,目标情绪是使听赏者能够达到减压舒缓、平静心情的效果,因此应使用低振奋的积极音乐,如舒曼的《梦幻曲》(钢琴版)、舒伯特的《圣母颂》(大提琴版)、德彪西的《月光》(钢琴版)、马思奈的《沉思》(大提琴版本)等。针对消极抑郁,目标情绪是使听赏者能够逐步振奋情绪,达到愉悦心情的效果,因此应使用相对较高振奋的积极音乐,如格里格的《晨曲》(交响乐版)、施特劳斯的《蓝色多瑙河》(交响乐版)、埃尔加的《爱的致意》(小提琴版)等。

(三)音乐作品的要素特征

[]平安俊:《音乐对希望感的影响》,《心理学探新》2018年第3期。

[]Hirokawa, E.&Ohira, H.2003.The Effects of Music Listening after a Stressful Task on Immune Functions, Neuroendocrine Responses, and Emotional States in College Students. Journal of Music TherapyVol. 40No.3:189- 211.

音乐要素包含结构、调性、和声、旋律、音色、速度等。组成音乐的各要素决定着音乐情绪的表现,音乐情绪的诱发又依赖于对音乐各要素的认知。通常,规整的乐句结构会给人带来可预期性和安全感;大调式色彩明亮,更多的代表了兴奋、喜悦、激动等积极情绪;协和的和声使人产生悦耳的体验,会带来愉悦感和放松感;连续向上的旋律进行能够诱发积极的、愉快的情绪感受;平滑整齐的节奏听起来让人充满安稳感与舒适感;当音乐律动与静止状态下的心率速度一致时,能使人心情平静、身体放松、情绪释放;同一部作品由不同音色的乐器演奏时可以诱发不同类型的情绪;古典音乐比非古典音乐能够更多的产生庄严、愉悦的情绪体验;歌词会降低旋律的积极情绪。由此可推断,积极音乐应该是以大调式、协和的、规整性、向上进行的器乐音乐为主,且音乐要素对音乐情绪的影响并非是单一声学线索起作用,而是彼此之间交互对音乐情绪产生影响,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四)音乐作品的聆听方式

米盖尔·杜夫海纳在《审美体验现象学》一书中讲到:“他们聆听,就因为他们在聆听中创造了自己。”[]音乐的聆听过程,实际上也是自己与自己内心的对话,直面真我,接纳本我,观照自我,从而达到心灵升华。在选择合适曲目基础上,聆听的方式和过程也尤为重要。听赏者要心甘情愿且热情洋溢的全身心聆听音乐,把整个过程当作是一种“有目的的聆听”,而非背景音乐式的旁白,仔细品味乐曲中那种喜悦的、美好的感觉,直到积极的情绪越来越强烈。同时,在聆听的过程中展开一些音乐想象,特别是让自己感到舒适的、放松的场景(如美好的大自然、良好的自我体验等),以加强积极的情感体验,最终达到内省式的情绪高峰体验。简言之,听赏者在音乐伴随下进行美好的音乐想象,通过与自我内心的对话和观照达到消极情绪舒缓和积极情绪唤醒,最终实现情绪“自救”。

 

三、居家隔离情绪调节的曲例分析(略)

 [][法]米盖尔▪杜夫海纳:《审美体验现象学》,西北大学出版社1973年版,第31页。

 202241419349.jpg


时东:上海音乐学院钢琴演奏硕士研究生,现任教于天津传媒学院音乐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