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设为首页 天传微博 v天传微信 v 欢迎进入天津传媒学院网站!

教学质量督导中心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工作总结及下学期工作计划

发布时间:2025年01月06日作者:点击:

【来源:】【打印文章】

摘要:


一、工作总结 

(一)不断加强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建设

为构建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以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为目标,结合洪艺敏教授的报告会内容,督导中心组织部分督导专家开展了研讨,后续将进一步完善符合我校实际的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并修订相关制度措施。本学期从管理人员到督导专家队伍,进一步统一了思想,充分了解学校关于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建构的精神内核,工作重心从督导听课逐步转移向以评估指标为目标的专项综合督导,为学校高质量发展和本科合格教学评估发挥内驱发动机作用。

(二)基本完成课堂常态化督导监控工作

督导中心专家成员基本实现了学院各专业听课的全覆盖,保证每周督导任务8课时,以反馈记录表中的观测点为指标详细记录听课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并及时反馈,关注教学质量与效果。院级教学巡视成员每周听课节数不少于8节(门),全体巡视成员的听课总量和对象需覆盖本单位的全体内外聘教师和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提前认真制定了学期预听课计划表,实现在本学期各阶段听课安排均匀分布,基本实现教师与课程全覆盖。

(三)如期开展专项督导检查

本学期教学质量督导中心开展了2次专项督导检查工作,分别是: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教学材料督导检查工作和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中教学质量督导检查工作,并主要围绕督导听课、材料督查、学生座谈、工作亮点等方面进行了意见反馈。在期中教学检查阶段,督导中心挑选部分专家开展跨学院、跨专业进行专项督查,坚持“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以评促强”的目的,进一步推动了学校教学质量合格评估工作进展。

(四)加强学生信息员队伍建设

根据上学期反映出的学生信息员队伍薄弱,学生学生信息员仍未完全下沉到教学班情况,本学期组织调整了学生教学信息员队伍建设,并定期开展了座谈会。学生反馈的问题主要集中在教学设施、教学管理、课程安排、专业实践方面,本次座谈会问题较为突出,需要改进空间较大,通过座谈及时汇总整理成反馈报告并向教务处、各教学单位进行了当面反馈。


二、成绩和做法工作举措

(一)实现了“三方评教”的闭环管理

本学期在教学主管副校长的指导下,督导中心坚持推进“生评教、教评教、专家评教”组成的评教机制,多角度的评教结果为教师们提供具体的反馈和建议,帮助教师及时发现自身在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存在的不足之处,从而进行了针对性的改进。在教学部门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下,教师们能够注重教学效果,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使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增强了学生的学习体验,教师与学生之间互动和交流更加深入和谐,营造出了良好的教学氛围,最大程度的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二)开展专项督导检查

本学期教学质量督导中心开展了2次专项督导检查工作,并进行了意见反馈:

1.督导专家分别对所在学院的教学材料进行督导检查,检查材料内容包括:教师的教学三大件等材料撰写是否完整、规范,内容是否准确;上学期期末考试材料的批阅是否标注及考试流程是否完整等。检查结束后,督导专家根据检查结果提出了意见和建议,并反馈至所在学院,进一步规范了教师的教学材料,推动了教学质量和教学管理水平的提高。

2.督导专家按照督导有关听课要求深入课堂听课,督查教师课堂教态、课堂秩序、教学组织、教学质量等方面,对督导过程中出现的情况,经与教务处协同分析研判,提出可实施和科学性的指导建议,持续强化了教学各环节的规范管理,不断提升教学高质量发展。

3.为进一步落实督导专家的反馈内容,学校组织了校领导并抽取部分专家成立临时督导专班,对督导专家的反馈内容进行了审阅并跟进各学院整改落实情况,并对督导队伍建设、督导水平提升等方面开展自评与研究。

结合以上督导检查反馈情况,我中心汇总督导专家的反馈问题及意见,形成了专项检查报告:《天津传媒学院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中教学质量督导检查工作报告》(天传督〔2024〕13号)红头发文文件,并反馈至各教学单位。

(三)开展教学信息员座谈

教学质量督导中心联合教务处组织了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查学生座谈会,各二级学院学生教学信息员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根据收集的学生意见和反馈,就我校的教学设施、课程安排、课堂效果、专业方向、学习实践等方面提出了具体问题和建议。会后各单位针对突出问题,能够立刻整改的问题进行落实整改,责任到人,从而引导和促进广大教师重视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把质量保障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三、存在不足

(一)制度建设仍需加强

目前督导中心重要制度有4个:《天津传媒学院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与监控体系建设实施方案(试行)》《天津传媒学院教学质量督导工作实施办法(修订)》《天津传媒学院教学巡视督导实施办法(试行)》《天津传媒学院学生教学信息员管理实施办法(修订)》。其中,体系建设仍需进一步细化,目前监控与保障体系尚未形成完整的闭环,缺乏导图设计;校、院两级督导的目标与分工不够明确,在制度上缺乏一定的指导性,需要进一步整合。

(二)督导队伍建设有待提高

目前各专业至少有一名督导专家,但其发挥的作用需要进一步提高,信息反馈和追踪落实方面略显不足。在管理上要求不明确,有些工作执行没有合理的细化指标。

(三)学生教学信息员队伍建设仍需加强

学生教学信息员的管理薄弱。目前每个学期仅开展一次学生座谈,信息收集渠道和频次过少,信息反馈和追踪落实较为滞后。

(四)对各专业、各类建设的参与性和指导不够

在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平台建设等方面,参与指导的力度不够,对各教学环节标准的制定和执行情况督导力度有待加强。


四、下学期工作计划

(一)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思想站位

督导中心的全体管理人员和专家队伍应统一思想,搞清楚学校的办学定位、办学理念,如何立足于学校发展的规划来进一步开展教学质量督导工作。进一步通过学习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建构报告会,提高思想站位,与学校步伐统一,变被动为主动。全体督导队伍要强化OBE理念,管理人员和校院两级督导成员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学校的办学使命、发展目标和服务方向。

(二)健全教学质量校院两级督导制度

将现行的2个制度有机的合并,形成校院两级协调互动的教学质量保障机制。健全复查制度,对被督导反馈事项建立“回头看”机制,针对督导发现问题的整改情况及时进行复查,随时掌握整改情况,防止问题反弹。

(三)按期调整学生信息员队伍建设,保证教学班的全覆盖

强化教学信息员反馈渠道和频次,并形成反馈、跟踪、落实机制,对学生反馈的教学有关问题持续跟踪,确保对一些能够立即整改的问题做到反馈即改,避免拖沓形成舆情。

(四)加强对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建设的协助推动作用

从学科建设、专业建设、课程体系建设、教材建设、实验实践平台建设、数字化资源平台建设、教改科研项目建设等方面发力,配合教务部门、各二级学院积极推进各项建设的目标和标准的建立。充分发挥督导中心作用,协助各单位做好以产业导向和学科导有机融合的课程体系的构建,推动各专业结合实际情况建设具有自身专业特色的实验室间平台和教室,并配合各单位研究建设校企一体、产学研用一体化实践平台。

(五)加强对单门课程建设的指导

帮助教师和学生形成该课程的认知框架,教师掌握“为什么教、教什么、怎么教、”,学生了解“为什么学、学什么、怎么学”,抓好“到课率、抬头率、点头率”,从而引发学生思维与教师思维形成同频共振。指导教师把自己教授的每门课程扛起来,吃透教透,引导和鼓励教师将课程做成课题研究,打造精品课程。

(六)加强教学各环节质量标准的建立和执行落实

结合本科评估指标要求,从教学各环节的质量标准、教学管理、教学组织、教学规范、教学过程、评价分析、毕业设计、就业满意度等方面,以专项督导的形式持续开展“督教、督学、督管”有关专项督导工作,以持续改进为目的,力争达到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效果。严格根据有关制度制定学期工作计划,在规定时间开展各项教学常态监控。

 

 

 

2025年1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