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学院音乐表演专业设立于2009年,学制四年。下设器乐表演、声乐表演两个专业方向。专业秉持“产、学、研、创协同发展”的办学理念,突显“以德铸魂、以文化人、以创带教、以产促学”的办学特色。专业面向京津冀地区,助力京津冀文旅产业研究中心、中国长城文化艺术发展研究中心、中国大运河文创研究中心,设置系统的音乐理论教育、专业技能训练和舞台实践课程体系,构建“一条主线、两个课堂、(3+1)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注重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和表演能力。
音乐学院建设五大艺术团体,为本专业的学生提供大量的舞台演出、比赛和社会实践机会。学院积极开展国际交流合作,与国外音乐学院和艺术机构建立合作关系,提供交流学习和演出机会,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
专业自开办以来,培养出了一批具备扎实的音乐理论基础、熟练的演奏、演唱技巧、丰富的舞台表演经验及创作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音乐人才,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致力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社会责任与使命感,掌握声乐演唱与器乐演奏核心技艺,兼具舞台表现力、艺术创新力与跨领域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毕业生能够在专业文艺表演团体、文化传媒机构、艺术教育培训及相关行业从事音乐表演、教学与艺术管理工作。
二、专业方向设置
1.器乐表演方向
分为键盘(钢琴)、西洋管弦、中国民族器乐、现代器乐与跨界方向;培养具备独奏、合奏能力,能够在舞台、教学与创作领域全面发展及跨界演艺中展现特色的高水平演奏人才。
2.声乐表演方向
分为美声、民族、流行三种唱法。美声方向注重发声方法和音质音色,培养具备多种语言作品演唱能力的人才;民族方向强调中国民族声乐特色,培养能独唱及合作的表演人才;流行方向侧重现代流行音乐演唱技巧和风格,培养具有个性的独唱与合作能力良好的流行演唱人才。
三、就业方向
在各级交响乐团、民族乐团、行进管乐团、歌剧院、合唱团等专业艺术团体从事演奏、演唱工作;在高等院校、中小学及各类文化艺术培训机构担任教师工作;在文化传媒、文旅演艺及艺术管理等相关领域工作;独立开展个人演奏、创作与跨界艺术实践工作等。